找到相关内容22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不垢不净

    菩提月现前”。譬如浮云蔽日、明镜蒙尘,未曾减损丝毫光芒;拨云日现、拂拭尘埃,也未曾增加任何澄澈,只不过显现原来自性清明。《心经》:“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。”把黄金丢到污泥中,不减它的澄黄本色,...

    依空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31340989.html
  • “中观”一词的哲学含义

    “中观”一词的哲学含义  “中观”的“中”的含义是排除“两边”,“观”是智慧见解。“中”是一切事物的本来面貌,或原本状态。这“原本状态”,就是没有经过人为地改造、添加、减少任何成分的自然状态。正如《现观庄严论》所说的那样:“没有任何可减损,也无任何可增益,真实之物真实观,见真实者可解脱。”在人们的思想念中的存在,没有一件是“纯客观”、“纯自然”的原本之物,都被人们涂上了一层主观色彩,人为地进行了...

    多识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44954512.html
  • 慈悲道场忏法随闻录序(俗称梁皇忏)

    慈悲道场忏法随闻录序(俗称梁皇忏)  吾人之心,体本明净,由无明故,烦惑遂生。烦惑既生,便成昏浊,而明净之体,遂为隐没,实未尝减损一丝毫也。欲令复本还元,非竭诚尽敬,恭对三宝,忏悔业障不可。诸大乘经,具有令忏悔之文,随人所宗,述为忏法,如法华,光明,净土,大悲等。此之忏法,详于披陈罪相者,以梁武帝为度元配郗氏夫人,堕于蟒蛇之苦,兼欲一切人民同沾法利,特请志公,并诸高僧,检阅经文,述为忏法,帝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11563576.html
  • 佛教文化——版刻艺术

    两方面审查其文物价值。具有文物价值应当保存的,便要确定每版的高度、宽度、每行字数,查明函数、册数、卷数、页数,注明完整或残缺情形。即使残缺不全,并不减损其文物价值。这是应当注意的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51266464.html
  • 觉源禅师与本师借庵老和尚论传戒书

    律系佛制。如王法不可增减。今传戒正范中。摘去求授人具足羯磨一条。直是减损律制。如周室班爵之制。诸侯恶其害已。而皆去其籍。传戒之摘去此一羯磨。何以异于战国之诸侯坏周制乎。幸古本尚在。犹有可考。凡司传戒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0167604.html
  • 佛教刻版印刷始末

    ,要从这两方面审查其文物价值。具有文物价值应当保存的,便要确定每版的高度、宽度、每行字数,查明函数、册数、卷数、页数,注明完整或残缺情形。即使残缺不全,也并不减损其文物价值,这是应当注意的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2268983.html
  • 僧青年教育应立足于生命觉醒

    论文是达不到这个效果的,论文必须考虑到整体话语,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为整体话语遮羞,这样将减损分析问题的深刻性与敏锐度。  现在关于僧教育的文章,多从教育主体的立场入手,以僧教育的教育主体、教育目的、教育...教团获得延续发展。住持佛法依赖僧。虽然在现代,佛教在家修行团体的强大话语,已经减损了佛法僧主持的本位性,但强大的传统寺院组织仍为僧团对佛法的住持提供了一定的保障。终极的解脱的过程,那是个体身位自下而上...

    禅心剑气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3667642.html
  • 破执著论

    般若,它在使你减损执著的同时,自然能产生般若的一切功德。   如何修习不执著呢?   第一步采用对治的方法,所谓“矫枉必须过正”,它属于戒行阶段。如果你对钱财有很强的执著,就需要强制自己去作种种的...

    释圣虚著

    |般若|智慧|执著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4/1719198978.html
  • 破执著论第二八

    本身即是修习般若,它在使你减损执著的同时,自然能产生般若的一切功德。   如何修习不执著呢?   第一步采用对治的方法,所谓“矫枉必须过正”,它属于戒行阶段。如果你对钱财有很强的执著,就需要强制自己...

    释圣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33253359.html
  • 佛教如何看待吸烟

    心无挂碍,故强调戒酒、戒五辛等。吸烟刺激气管,熏染脏腑,造成尼古丁依赖,妨害禅修,必然在戒除之列。  3佛教为了能精进修进,十分重视四大的调养,所谓借假以修真。而吸烟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,减损寿命,...

    陈星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00353693.html